當炫耀成為了兒童學畫畫的目的時,距離孩子放棄作畫往往也不遠了。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素質教育的呼吁下,越來越多家長給孩子報名一項或者多項兒童興趣班。而美術也是熱門選擇之一,那么小孩子學畫畫僅僅是為了技巧的學習嗎?不管家長是因為孩子喜歡而報名,還是因為攀比虛榮而選擇,這篇文章都值得一看!
美術教育為孩子做了什么?
在兒童畫畫過程中,前期涂鴉更多的是無意識的反復動作,一種手臂肌肉運動。而隨著身體骨骼的發育,美術學習的深入,孩子的抓握能力得到提升,孩子會邊畫邊說,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同步的得到培養。慢慢的,孩子的聽覺、觸覺以及視覺等不斷的發育,加上對自然的理解和觀察,筆下也可以展現出形象來。
而許多家長,在孩子達到這個階段的時候,開始出現放棄的念頭。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孩子功課多了,許多好好學習文化課。孩子對畫畫沒興趣了,選擇其他的吧。也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沒必要浪費學費了。
在家長的眼里,學畫畫僅僅是可以將實物形象的畫下來,配色合理,審美觀提升。而事實上,兒童學畫畫不僅僅是培養上述的能力,還能促進文化課的學習,讓孩子的自信心,情緒表達,想象力,觀察能力以及創造力等綜合得到提升。
對文化知識的促進:
例如:語言─口語表達能力、造詞造句;
數學─空間知覺、物體之方向、位置、形狀、大小等關系;
社會─借由共同創作與人互動、培養人際關系;
自然─引導知識性的灌輸與畫作的科學性認知,如畫動物,介紹型態、生活習性等知識。
在藝朝藝夕創意美術課堂上,老師不會直接告訴幼兒階段的孩子們怎么畫,更不會讓孩子臨摹作畫,而是引導著孩子發散思維,或者是通過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作畫。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同時還能發散思維,豐富想象力。而正是這種教學方式下,孩子才能不斷的體會到作畫的樂趣,每一次的課程都是新鮮無比。
相信家長看完之后,對兒童學畫畫收獲的成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攀比帶給孩子的更多是壓力,技巧性的學習也會循序漸進的深入,而孩子在少兒美術培訓中收獲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