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基本的生活常識之外,一些專業課程的引導有了家長的參與也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進益。然而由于鋼琴的專業性限制,很多家長沒法完成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但其實,對孩子專業課程的引導教育不一定要求爸爸媽媽們精通,只要有正確的理念指導,不會彈琴的爸爸媽媽的影響將遠勝過專門延請的鋼琴家教。
【爸爸媽媽,你聽我說 ↓↓↓ 】
和孩子談心
專門安排時間和孩子在彈琴外的時間談談心,交流交流彈琴的必要性、目標。哪怕他(她)還是5歲的孩子,平等的交流比訓斥更能深入孩子的心。讓孩子明白這是他(她)人生的第一件工作,選擇了就得踏踏實實做好,不允許半途而廢。
而且,孩子再小,天性里都有好勝心,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把這樣的好勝心理引導到具體彈琴上來釋放。專門、定期、有效的交流可以鼓勵孩子,給與他們學習的信心。此外長期平等的交流還有利于家庭親子關系的維護。
別讓孩子進行機械練習
不帶靈魂的練習時沒有意義的,所以家長們千萬別機械的規定孩子的練習量,而應該要求孩子嚴格按譜、帶有感情地彈奏。同時,爸爸媽媽最好能陪在孩子身邊(至少有一個人),不要讓孩子自行練習,以避免孩子草草敷衍塞責地彈奏,同時也方便檢查孩子練習成果。
此外,爸爸媽媽們也可以視寶貝的練習質量酌情增刪練習量。如果孩子高質量的完成了練習曲目則可以酌情減少練習量,給與孩子一定的成就感。
【tips:如果孩子總是用比老師規定遍數更少就能按要求完成樂曲,說明孩子接受力大于老師的周課要求,應和老師溝通加大所練習曲目數量,加快學習進度?!?/span>
日常練習時間要固定
家庭內應形成孩子固定時間練習,不要隨意改變練琴時間。長期穩定固定的時間練習可以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現在就是彈琴的時間”的意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
為此家長應相應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尤其是雙休日、寒暑假,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放松要求,以免前功盡棄。
家長要學習視譜
首先,視譜并不難學。既然孩子都能做到短時間內學會五線譜,家長掌握這一點肯定是在能力范圍之內的。因為只有家長學會了視譜,才能更好的監督孩子彈奏的正確與否,并在孩子出現錯誤時及時糾正,而不用浪費時間在等待學校老師指導上。
當然爸爸媽媽的學習不需要象孩子那樣嫻熟,只需要能看懂譜面的各種記號即可。而這也就是家長有音樂知識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學鋼琴要輕松得多的原因。
此外,有興趣的家長甚至可以考慮和孩子一起學琴,競爭性學琴會加強孩子學琴的上進心及學琴的趣味性。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十分有限,所以家長們在規劃課余生活時千萬不要在固定的彈琴時間后安排其它讓孩子更感興趣的活動(至少不要提前告知孩子),以免孩子分心。因為心無旁騖地半小時比漫不經心的兩小時更有效率。
另外,不要用看電視,買零食,玩游戲作為孩子練琴的額外獎賞。這或許一時能激勵孩子,但會讓孩子形成“彈琴=好吃的/好玩的”這種錯誤的衡量觀念。只有孩子發自內心的將練琴當做日常,才能更好的接受這一“工作”,進而完成它。
學鋼琴也需要多讀書
為孩子準備一些和鋼琴有關的課外書籍,或者音樂會,不要怕影響了練琴時間。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功,豐富的音樂相關活動更能提高孩子的學琴興趣。
爸爸媽媽們閑暇時間可以多手機一些音樂相關知識,比如音樂家的典故,一些知名樂曲的來源,和孩子一起分享。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演奏家,但幾乎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音樂的愛好者。
為孩子制定學琴計劃
爸爸媽媽們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年度的學琴計劃,讓孩子有目的、有方向的學習。這樣家長也能對孩子的學習進度了然于胸(具體可以與孩子的鋼琴老師商議)。
良好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基礎上,請細化月度計劃,并根據月度學習完成情況,調整下月安排。多個年度計劃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可以規劃更長遠的音樂人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鋼琴教育是孩子素質教育的一種,既是考驗琴童的能力,也更是考驗家長各方面的參與,不要總是說:孩子學琴沒達到我們這樣那樣的目標。要多問問自己為了此目標,家長們自己做了多少?還能做多少?
或許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天分,但是腳踏實地的練習,將鋼琴視為一門興趣,提升個人素養是每個孩子都能達到的高度。
鋼琴學習是一種技能的積累,也是一個良好品性的磨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爸爸媽媽們的參與遠比任何一位鋼琴大家的指導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