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7月是個繁忙的月份,高考、中考推遲后終于到來,2020屆學子迎來了首個“人生大考”。與此同時,同高考、中考生一樣經歷“大考”的,還有本屆幼升小、小升初的學生們。
▲部分學校報名現場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對于現在孩子優越的成長環境,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都是家長們重點關注的。
南京青少年藝術團招生簡章發布后,很多有“藝術專業學科”培訓的孩子家長表示松了口氣。招生簡章中不僅舞蹈、音樂、書畫為入校專業考試內容,課外的正式藝術比賽獲獎證書也加入入學專業成績。
藝術教育越來越多的體現在“剛需”的成績上。家長愈發的重視孩子成長中藝術路線的規劃,據2018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0-14歲人口達2.35億,人口基數規模龐大,而少兒群體正是藝術教育的主流消費群體。
沒錯,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特別的影響。
美國科學家斯佩里博士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兩半球的功能是高度專門化的,分工明確,每一半球的功能獨立、完整、又相互配合。而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藝術活動主要是由大腦右半球支配的,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將有助于他們大腦的健康、協調發展及大腦右半球潛能的開發。
少兒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只注重教學他們識字、計算,而不注意對他們視覺空間能力的培養,便會阻礙他們大腦右半球的發育。而如果適當地多讓幼兒參加藝術創作活動,則對其大腦的健全發育會起促進作用。
在少兒期,大腦正處于發育之中,既需要新穎鮮明信息刺激以開發智力,又要防止和避免疲勞,所以,利用新穎的藝術課程讓孩子因為興趣而主動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藝術教育的功能是整體的,雖然它主要作用于右腦,但是它所培養的空間知覺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不僅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這對于左腦語言功能有一定刺激促進。故而藝術教育的特別影響還在于它有利大腦潛能的全面開發。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大考”,而臨危不亂的心態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面對當下的教育環境,孩子承受的壓力也需要得到釋放。藝術教育過程中,隨著對腦力的刺激,創意思維與邏輯思維會加速激發,自我心態的調整能力也會隨之開發。這也是讓藝術教育成為現代父母考慮的育兒方式之一的原因吧!
藝術教育功能除了能夠啟迪智慧,開拓思維之外,藝術普及、藝術表達、藝術治愈、藝術營造也是其功能部分。正是因為藝術有這些神奇的功能,在面向未來重視創造力的多元智能時代,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時代發展背景下,藝術的作用不可或缺,不是可有可無。
當然,也正是藝術對孩子如此重要的影響,藝術教育才會從“軟任務”變“硬指標”。給予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通過藝術獲得成長中的成就感, 實現自我價值,我們責無旁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