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家孩子上中班,最近對繪畫比較感興趣,但我不懂藝術,不知道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社會上有很多繪畫興趣班,什么樣的機構和教學方式比較適合幼小的孩子呢?如果不報興趣班,那么對于我們這種不懂藝術的家長,在家可以怎樣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興趣呢?
答:從您的描述中能感受到您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藝術教育注重的不是讓孩子
掌握一種藝術技能,而是注重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藝術教育的形式不是局限于教學中,而是在廣闊的自然和生活中。
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自然和生活會給予他最好的營養。您所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條件和機會,和孩子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當孩子揀起石子向水面投去,湖面漾起一圈圈漣漪讓他歡跳的時候;當孩子拿起相機拍攝后高興地分享發現的美景的時候;當孩子把幾塊小石子拼擺在一起繪聲繪色講故事的時候,都說明周圍的環境在充分調動著他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創造力。保護好孩子的藝術潛能,是家長培養孩子藝術興趣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說,無論是否報興趣班,家長都要注重在自然和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審美興趣。
對于選擇興趣班,您提到教學方式要適合孩子。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我很支持,也想就此著重說說,家長給孩子報繪畫興趣班的“五個要了解”。
第一,要了解培養目標。顧名思義,興趣班是以培養興趣愛好、增加情趣為主要目標的組織。3~6歲幼兒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的審美修養,促進健全人格形成,而不是考級和參加比賽獲獎。
第二,要了解活動內容。美術是幼兒的語言,是幼兒表達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所以美術活動類型要是全面的,包括欣賞、繪畫和手工三大類,以此幫助幼兒接觸多種表現形式,了解多種美術語言,豐富使用多種工具材料的經驗。在具體的美術活動上,要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契合,關注幼兒的美術發展水平,關注審美、想象和創造,關注幼兒的愿望與情趣,關注文化內涵,而不是枯燥的造型和色彩練習。
第三,要了解教學方式。幼兒的作品會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方式。重復性高、千篇一律的作品往往出自示范式的教學方式。個性化強、豐富多彩的作品往往出自啟發式的教學方式。第一種教學方式強調畫得“像”,第二種教學方式強調畫時“想”。
第四,要了解作品的去向。作品是孩子展示內心,對自己所見、所想、所感的表達,更是美化生活、增加生活情趣的重要載體。如果能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用于生活和游戲中,比如,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這個故事,把畫作為裝飾房間的飾品等,這樣的方式也一定會得到孩子的喜愛,更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藝術的熱愛。
第五,要了解孩子的感受。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孩子是活動的主體,他的感受決定參與活動的動機和質量。所以,孩子是否喜歡上這個興趣班,也是家長選擇的重要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