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興趣特長班,可不是單純的學個技能的事兒!特長的學習是一個完整的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孩子能夠在過程中領悟到方法技巧,并將這些方法遷移到課程學習和為人處事當中。所以,如果引導得當,學習一門特長是能夠促進孩子的課程學習的。筆者在練習笛子的過程中便領悟了一套學習方法,基本功是根基,反復練習是路徑。
眾所周知,基礎知識是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根基,對于學習體藝特長來說也是如此。就笛子演奏者而言,需要練習的基本功還真不少:節奏、音準、氣息……只有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這些基本功,才可以練習樂曲,體悟竹笛的魅力。練習基本功的過程又是枯燥無味的,一首3-4分鐘的曲子,看似簡單,但真正到了練習時,卻要把它分解為5-6段,一個星期只練一小段。在這一段當中,如果遇到有難度的句子或小節,則要反復練習,有時某一句會練習幾十遍。不過,當我真正把一首樂曲的每一小節都爛熟于心之后,整首曲子演奏起來便會行云流水,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歷了這個過程,我深刻領教了什么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觀眾們在欣賞精彩表演時,他們恐怕想不到,短短4分鐘的曲子,是要靠幾個月的時間一句一句地啃下來的。
我時常把練習笛子領悟到的學習心得運用在課程學習中,確實有效。語文課的基本功有字詞的音形意、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和練笛子一樣,這些基本功也需要通過大量閱讀、記誦而得到掌握;英語課的基本功包括單詞、句式結構和語法,當孩子們掌握了重組的單詞量,又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句式和基本語法時,閱讀、作文還難得倒他們嗎?學習數學也并非只是比拼智力——公式、概念和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解題方式都是數學的基本功,需要孩子通過理解和反復運用才能掌握。在學校里,很多孩子在學習方法上存在誤區,意識不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對于這些孩子,老師和家長們不妨創造機會讓他們練練樂器、學學書畫,這樣,他們自己便能體會到基本功的必要性。
“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蔽以诔踔泻透咧须A段每天堅持練習一小時笛子,極少停歇,偶爾出現一兩天間斷,就會感覺自己很不在狀態,不僅氣息接不上,手指似乎也不那么靈活了。所以特長的學習能夠培養孩子們持之以恒的品質,這是對孩子們意志力的訓練,他們會很自然地把這種品質遷移到學校的學習中,通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反復強化所學知識,方能扎實掌握。


